但振富能源集团实际控制人王平彦被警方控制的言论使这一计划瞬间陷入危机。
公开资料显示,振富能源集团于2010年7月注册成立,法人代表王于锁,注册资本5000万元,实收资本5000万元,其中王于锁出资500万元,占10%,王平彦出资4500万元,占90%。王于锁与王平彦为父子关系。媒体援引山西柳林当地人士的消息称,王家从多年前就开始涉及“高利贷”,在王平彦被当地警方控制之时,身上背负债务可能高达50亿元。
无法尽职的或有负债调查
“与振富类似,山西与内蒙的多数煤矿都涉及民间借贷,但信托公司在做尽职调查时很难发现这些"或有负债",关键靠项目经理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一位信托人士向早报记者表示。
据该人士透露,信托公司在做尽职调查时,调查财务状况主要通过两个渠道:一是分析公司最近三年度及近期(最近月报或季报)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及财务报表,针对发现的“可疑点”向矿业公司要求提供材料逐笔分析;二是通过银行征信系统查询。
显见的是,上述渠道只能洞悉矿业公司对银行或是其他机构签订有正规借款合同的负债。但对于“煤老板”们更为常见的民间借贷,信托公司似乎颇为无力。
“私人借贷具有隐秘性的特点,如果实际控制人以个人名义私下在外面借了很多贷款,尽职调查人员从技术层面上几乎无法发现。因此,对于或有负债,业内常见的做法是,让对方自己"坦承",如果对方回一个正式的函说我不涉及(其他负债),对信托公司而言,尽职调查就已经做到。”
这种假定对方“诚实守信”的调查方式,使得当信托风险爆发时,信托公司可以根据正式函件以融资方“诈骗金融机构”为由置身事外,而买单的却是普通投资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煤价大跌、港口与电厂煤炭库存高企的近期,这类隐忧更加需要引起重视。海运煤炭网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20日,环渤海港口发热量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报729元/吨,单周跌幅高达23元/吨,降幅为3.06%。以这样的跌幅,不出半月,煤价将跌破发改委700元限价。而在2010年底,煤炭的价格是799元。显见的是,煤炭持续降价的情况下,矿主的资金链若出现断裂,“诚至金开1号”将不是个案。
评估机构的利益“错位”
中诚信托的第一弹使得公众开始关注矿产信托融资方控制人的财务风险。事实上,自矿产信托去年爆发式成长起,业内关于矿产信托风险的担忧就已有之。
用益信托分析师颜玉霞指出,矿产资源属于地下资源,由于目前市场上还没有权威的价值评估机构,对计划中涉及的矿产资源价值评估存在很大的主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