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光大证券“8·16”事件的影响,量化投资近期备受瞩目。对此,一些基金量化总监表示,量化投资只是中性工具,且量化投资也有多个分支,不能一味地把责任推到量化投资上。据了解,目前基金量化部门仍在推出数目繁多的量化投资产品,其中不乏为机构度身定制的“一对一”专户产品。
“作为一种投资手段,量化投资本身是中性的,真正起作用的是模型背后的人。”景顺长城量化投资总监黎海威介绍,量化投资本身包含很多流派,有以基本面为主,持仓时间在几个月到一年左右的基本面量化;也有注重短期投资,持仓几天到几周,以识别各种形态,找出统计规律的统计套利;还有日内交易数次甚至几毫秒交易一次,不持仓过夜的高频交易。不同的流派对市场的短期波动反应速度和方式各有不同。
经过几年的发展,基金公司纯量化投资产品并不多,大部分的量化团队主要工作是管理指数、ETF产品,或是为“一对一”专户定制产品。但据记者了解,基金公司大举招揽量化投资人才主要为新产品做准备。
根据8月19日证监会公布的新基金申报表,共有12家基金公司申报了多空分级基金,其中比例最高的是沪深300指数多空分级基金,不少基金公司也对此寄予厚望,主要的原因是多空分级基金可以与股指期货并用,资金可以获得更为便捷、廉价的期现套利工具,这类产品在海外已经十分成熟,因此基金公司的海归量化团队可以便捷“复制”。
“虽然现在创新产品审批速度放缓,但多空分级产品代表着市场的发展方向,获批只是迟早的事情。创设和管理对于基金的量化团队将形成很大的挑战。”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的量化总监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