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与风险
朱少平:信托业最近三年发展很快,仅去年一年就揽了一万多亿元,我觉得不可能永远有这么好过的日子。最近两三年的好日子是怎么来的?因为国家进行房地产调控,具体措施就是不允许或者控制银行向房地产公司贷款,买地、项目开发都不给,或者很少给。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公司找到了信托公司。
王林:我们的议题是“创新与合规”,我想在后面再加一个“风险”。
在银行贷款受限后,信托确实抓住了一个机会。但我梳理了一下,发现一些问题,房地产信托是不是太多了点?
我记得银监会蔡锷生主席在环球中心会场上讲过,信托是一种创新工具,有无限创新的可能,但有没有用好这个工具,这就要打一个问号。不能老是国家调控什么信托就插手进去,限制银行对房地产贷款了,那信托挤进去,其实好的项目银行早就做掉了,留下的大多不是好的项目。
张健:我接触到的一些企业,确实发生了一些问题。有些房地产项目出现了流动性问题,但信托公司为了合规,先把它垫掉,然后不断催促清偿。我比较担心的是,如果调控时间过长,市场没有回暖,流动性问题解决不了,可能会带来系统性风险。
王林:信托没有把房地产做成一种金融产品,这些项目本身的获利能力和盈利能力是经不起推敲的。就房地产个案来说,是否会发生无法兑付流动性问题?有这种可能性。我觉得,最初没有关注项目的真实营业能力,最后总要关心怎么处置,一旦不能如期兑付,也会对环境带来一些危险,我觉得这是行业创新应该反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