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每日经济新闻》引述温州鹿城公安局报道,温州银行员工陈曦因涉嫌集资诈骗,已被移送检察机关。陈曦于2月29日被刑拘。代理律师余隐表示,截至目前,涉及债权人29名,涉案金额高达1﹒3788亿元人民币。继去年下半年爆发民间借贷危机以来,温州今年呈现出民间借贷和金融类纠纷案件呈高发态势。
陈曦被刑拘后,众多债权人于5月4日成立「陈曦案债权清算筹备组」。据债权人介绍,陈曦以委托贷款是银行内部指标为由,并称「不是特殊关系这些指标都不会给」,使债权人误以为这些委托贷款是温州银行在做。在垫资还贷方面,由于陈曦是银行内部人士,知道哪些贷款何时可以放贷,债权人同样放心地借出。
案发至今已有3个多月,债权人自发成立了债权维权会,并聘请律师介入。代理律师余隐表示,陈曦自2007年开始,频繁与债权人进行资金拆借,方式主要是委托贷款和垫资还贷。
陈曦案件的背后,显现出温州金融官司的持续高发态势。据温州法院披露,今年1至4月,温州法院已收民间借贷类案件6510件,同比上升近89%,标的达38﹒5亿元人民币。其中,金融纠纷案已收1851件,同比上升近101%。
温州经济有一个特点,大概有上百万本地人在海外和外地经商务工,因此资金来源丰富,金融媒介的需求比较大,传统金融服务不太跟得上。从温州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数量占比看,在全国其实已经是比较高的了,但由于涉及地区外经营,资金需求也更大。总体而言,温州的民间金融比较活跃,对正规金融起到某种补充作用。但也有的民间金融搞非法集资、搞投机活动,甚至放高利贷,产生了一些问题。我们希望民间金融能走上相对规范、健康的道路。
现在启动温州金融改革,和去年8、9月温州企业的困难有一定关系。市场经济优胜劣汰是正常的,但去年发生的比较集中,报道也比较多,国务院领导前去温州考察,了解当地情况,同意温州搞金融试点。最后定下来的方案,强调温州的金融资源比较丰富这个特点,并配合民营经济“新36条”的实施,对民间资本办金融要给予更大的自由度。当然,还是要在加强监督管理的前提下扩大自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