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防范仍是我们的一大短板。”湖南一家网络借贷平台的负责人这样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近期发生的“中担事件”、“欧雅事件”以及江浙等地出现的“老板跑路潮”,让生意红火的借贷网站也开始担忧借贷安全。
网络借贷平台最初于2006年前后在国内出现,短短几年时间已呈遍地开花之势。由于出现时间短,收取佣金成为这些网络借贷平台的主要利润来源,而有的网络平台已经开始探索信息提供、借贷担保、股权投资的运作模式。不过,在蓬勃发展的背后,风险防范手段缺乏仍是困扰其发展的棘手问题。
遍地开花
记者发现,在湖南借贷网,每天更新的放贷和借款信息多达数十条。放、借款金额少则几万元,多则达到几千万元乃至上亿元。借款人则包括个体工商户、房地产开发商等。
成立于2007年底的湖南借贷网是湖南最早的民间网络借贷平台。据其负责人介绍,由于发展势头看好,其从2009年又陆续成立了湖南贷款网和借贷无忧网,经营网络也从长沙延伸到全国,并为此专门成立了湖南融创咨询管理有限公司,统一管理这三个平台。
湖南借贷网上述负责人介绍,2007年时湖南类似网络借贷平台只有他们一家,但短短四年多之后,在工商部门注册的类似正式网站已经多达数十家。
“我们以前是做房地产中介的,2009年才转型做民间借贷中介。”广东东莞一家民间借贷网站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
而通过网络借贷平台完成的交易量,也不可小觑。湖南借贷网上述负责人介绍,加上旗下的湖南贷款网,今年前两个月交易量已经接近5000万。而在经济发达的珠三角,这一数字更为庞大。据东莞那家网站负责人介绍,该网站去年的交易量超过3亿元。而深圳最大的网络借贷平台红岭创投去年全年则接近5亿,今年前两个月也已超过1.2亿。
利润可观
据了解,所谓网络借贷平台,实际上就是有资金并想投资的个人,通过中介机构牵线搭桥,使用信用贷款的方式将资金贷给有借款需求的人,出借人与借款人直接签署个人间的借贷合同。
据了解,最早在国内推出类似业务的,是宜信公司。宜信的商业模式是,吸收资金供给方的资金,并将其提供给资金需求方,与所谓“自行配对”不同,在这个过程中,资金供需双方的配对由宜信进行,客户并不能选择贷款的投向。
而本报记者了解到,上述几家网络借贷平台,与宜信并不一样。
据红岭创投业务部副总经理陆世明介绍,红岭创投主要是做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业务,业务主要包括两块,一块是网络借贷平台,另外一块是创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