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表示想了解担保公司借贷信息,该人士表示,一般来这里的人都是熟人介绍,不认识人是进不去的。在闲聊中,他还说自己能以1分利息得到资金。
记者看到在20多层楼中,标示着数十家投资公司。当试图进入其中的一家“百瑞诗林”时,前台服务小姐一再询问记者找哪位,是否有约。当记者表示有资金需求时,她帮记者联系里面的人,出来一位中年短头发戴项链的男士,非常戒备地向记者表示不做贷款,并指着两把躺椅,说是做按摩椅的外贸生意。
而据温州一位当地人透露,到担保公司借钱,肯定要认识人。担保公司对熟悉的人才肯放贷,月利率在5分以上很正常。
从用途看,一般都是短期用途。上述温州人士说,他一位朋友,用5000万承包了一个工程。但最后工程验资需要一个亿,朋友不得不用短期融资的渠道,满足验资需要。验完之后,马上把资金还回去。
上述徐律师也向记者表示,在短期用途中,还有转贷的需要。比如银行的贷款到期了,催企业先还钱,然后才能再给贷款。企业为了完成转贷,不得不向担保公司短期融资。一家企业就向担保公司借了100万,最长一个星期,费用为2万。如果计算成月息,几乎是1角(月息10%)利了。
超高利率蕴含着风险,案件也就此发生。徐律师表示,在接触的案件中,很多这样的例子。最后,银行觉得企业情况糟糕,为了避免自己的损失,等把企业的钱要回来之后,不再放给企业,这下企业就惨了。以上述企业为例,100万的贷款,一个星期过去了,2万还能承受,但是一个月过去了,就要付近10万的利息,这样企业怎么受得了?最后肯定是死路一条。
上述温州人也告诉记者,日前有一个朋友就携带2800万资金跑了,原因是利息太高,还不上。
徐律师表示,“一旦资金链断裂,就成了案件纠纷。担保公司承担着非法集资的风险,而且放出高利贷是不受国家法律保护的。”
“日日会”:月息18%的疯狂
据王维介绍,在放贷的同时,他自己的工程有时也需要用钱,如购买钢筋、水泥等。像他这样小的工程,要在银行贷款几乎不可能,再加上银行贷款审批需要很长时间,在银根收紧的情况下,何时批下来也是个问题,于是他通过参加“日日会”获得周转资金,同时也有机会获得高利润。
所谓“日日会”是一个“标会”,又称互助合作会,由发起人邀请若干会员参加,定期举办,属于传统的民间融资方式。由于一般局限于亲朋好友之间,用于生产生活急需,性质是互助微利,靠的是“硬”信誉。但从2007年起,受利益驱动,部分标会逐步演变成带有金融传销性质的“日日会”。“日日会”活跃于浙江宁波、温州等地区,利率极高,风险也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