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影5:
银保保费占比低于全国
浙江保监局提供的保费数据显示,今年4月,浙江地区(不含宁波)银行保险规模保费占比为33.1%,个险渠道规模保费占比为59.1%,银保渠道只贡献了当地三成保费。特别是在银保新政后,银保渠道保费贡献度呈现逐年降低态势。2011年4月,浙江银保渠道规模保费占比为38.2%,个险渠道占比54.0%;2010年4月银保渠道规模保费占比41.7%,而个险渠道规模保费占比48.9%。在全国占绝对优势的渠道——银行保险渠道在浙江却比较“弱势”。三年间,两个渠道从平分秋色到个险渠道明显上位。
“我们的寿险总量排在河北前面,寿险的两大主要渠道——个险和银保,我们个险在全国排名还是比较靠前的,排在第五六名的样子,但银保却要十名开外。”黄朝辉告诉记者,
“浙江地区银行业利润是全国的四分之一,相比之下浙江的保险业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银行保险这部分手续费在银行利润中占比太低,银行对销售保险产品以获取手续费并没有强烈的愿望。”
“银保中出现任何问题,例如出现销售误导,银行会对保险公司说,‘如果不能把事情处理掉,我们就会重新考虑和你们的合作问题’。”座谈会现场一位保险公司负责人很直接地表明了保险公司在银保合作中的弱势以及保险基层机构的难处。
缩影6:
增员太难
关于增员难的问题,黄朝辉有如下观点:“浙江这几年外脑一直比较缺乏,近几年安徽、四川等地的人员都在回流,浙江这边许多中小企业主给出较高的工资,仍是招不到人。比如义乌有些企业主一个月给出3000元外加社保都很难招到人,素质比较高的外来务工人员比较匮乏的状态就对我们寿险增员产生很大影响,这些人在这边想拿到一定工资并不困难,所以想让这部分人才涌入保险行业就比较难。”
“我们的个险是这样,最好的市场下供给和需求却都不行。一个是没人卖保险,卖保险的营销员越来越少,最多的时候我们营销员数量到过九万人,最少的时候只有六万多,绝对数量在全国排名相对靠后。像其他地方,一些营销员月收入一千块、两千块,也许在当地收入还可以。但在浙江,很多县长、市长带着企业家去各地招工。浙江一些企业要正常开工,提供的正常工资一般为三千元左右,在这种收入水平下企业的员工数量都无法保障,增员卖保险的难度就更难了。同时,大家喜欢拿钱做生意、买房子、借贷,这些回报相对较高,所以买保险来理财的人很少。”一位当地多年从事保险销售工作的人士这样分析浙江地区的增员难及保险供需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