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二季度以来,土地市场持续活跃。据中原地产统计数据显示,5月,全国40个大中城市居住用地供应1056公顷,环比上月增长近5成。土地供地量增加,待“补仓”的开发商频频出手获取优质地块。决战土地市场,其实比拼的则是房企的融资能力。
一线城市土地热度不减
单从一线城市来看,土地市场热度仍然不减。5月14日,华侨城集团公告称,以66亿元购入位于深圳市区南山区华侨城城区中部的4宗地块,包括华侨城中心花园、华侨城大厦、西北片区和天鹅湖2号。
进入6月以来,一线城市更是频现“地王”。6月3日,越秀地产以24亿元总价购入海珠区南洲路1026号地块,实际楼面地价达34590万元/平方米,刷新广州“地王”纪录,该地价超过周边在售一手房价。6月5日,31天来第6次拿地的佳兆业在上海以5.3亿元将4.8万平方米居住用地收入囊中,楼面地价为6037元/平方米,溢价率高达101%。据统计,佳兆业近一月累计购地金额超60亿元。
对于一线城市地王频出的现象,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认为,在土地价格还未出现大幅反弹的市场背景下,当前仍然是相对比较好的拿地时机。同时,他认为,从一线城市拿地的企业来看,基本为品牌房企,“从土地市场开始,优势资源开始向品牌房企集中”。
为购地房企融资额大增
土地市场上的决战,背后比拼的是房企的现金流。根据中原地产5月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下旬,包括万科、恒大、富力、华润等在内的10大标杆房企融资已达380亿元。
近日,有消息称,恒大近期将发行30亿元类优先股产品,筹集资金用于恒大地产4个项目公司的运营。除此之外,在继3月份的一笔2亿美元三年期境外贷款后,恒大在最近或将筹办一笔1亿美元两年期境外融资。
除上述10大标杆房企外,其他房企也都通过拓宽融资方法,努力提升现金流。以佳兆业为例,今年以来,发债总额约折合人民币83亿元。而去年全年,佳兆业仅发行过一笔2.5亿美元的优先票据。
亚太城市房地产协会会长谢逸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此轮房产融资的高峰期主要目的为拿地,其他还包括还债以及偿还一部分工程款。谢逸枫认为,融资高峰期的出现也表明了房企看好至少未来十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说明其对土地市场存在升值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