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工行在支持文化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方面取得重大成效。据统计,截至2012年9月末,工商银行对文化产业的贷款余额已达900亿元,较年初增加240亿元,同比多增151.98亿元,贷款增幅为36.32%,
为更好地服务文化产业发展,工商银行积极建立与全国性和区域性文化主管部门的沟通合作机制,不断深化与重点文化企业的合作关系,成功探索出了金融与文化无缝对接新模式。目前,工商银行已同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等部委签署了支持文化产业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研究和创新适合不同文化企业的特色产品和服务模式。
在文化企业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方面,工商银行根据文化产业的特点积极创新产品、优化机制、完善服务,成功探索出了一套“特色订制”的服务模式,在业内率先推出“文化+金融”金融服务手册,针对各种类型文化企业的运营特点,量身定制融资产品,较好地满足了各类不同规模文化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
此外,工商银行根据文化企业发展的区域性、差异性特点,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式地提供金融服务,在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区域性、特色型文化品种的传承和发展。例如,该行积极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姚建萍的刺绣艺术馆量身订制综合性金融服务方案,并以228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支持这家小企业发展,积极促进苏绣文化的传承发展。
截至目前,工行推出的“景区收费权支持融资”已经为100余个文化旅游景区的建设提供贷款支持;针对电视剧制作企业推出的“影视通”产品已经为30余部电视剧的拍摄提供了贷款支持;针对中小文化企业推出的艺术品质押贷款、文化担保公司担保及以订单融资、国内保理、应付款融资、预付款融资等系列融资模式,为3000余家中小文化企业提供了贷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