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险企人士昨日透露,这几天有货币基金通过银行间市场向其借钱,年化利率大约在6%以上。“以往基金问我们借钱的情况也不少,但多是债券基金在赎回期时开口借钱,流动性较好的货币基金倒还是头一次。”
货币基金在所有基金品种中收益稳健却相对不高,平均收益率3%到4%,伸手去借年化利率6%以上的资金,如此不计成本之举,在当下刮起的“钱荒”风暴中,正在悄然上演。
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投资经理直言,“在这个闹"钱荒"的当口,货币基金不计成本借钱,也并不让我们感到很意外。现在基金到处在借钱,先把资金链滚起来,虽然相对资金成本高,小比例临时借款也情有可原。”
如此无奈之举,源于近日由流动性引发的货币基金赎回危机。从上周开始,不少基金公司纷纷传出遭到机构投资者大规模赎回的情况,尤其是货币基金等 流动性要求高的产品面临的赎回压力更大。“目前不少银行都在利用高利率理财产品吸引资金,在闹"钱荒"的情况下,相比之下收益率较低的货币基金自然不受待见,导致赎回现象增多。”一位业内人士一语道出货币基金之赎回现状。
无奈之下,货币基金找上了手握大量余钱的保险机构。此种借款模式的背后,意味着货币基金需要承担一定的利差损。但在业内人士看来,“现在货币基金赎回压力太大,防止爆仓死扛借钱是第一位,哪怕出现净值负增长那也是后面的事情。目前大部分基金公司的流动资金尚可以兑付,不排除部分小基金公司由 于顶不住市场压力,出现不计成本借钱的情况。”
“钱荒”之下,诸机构资金告急,为何保险机构仍能独善其身,充当借款人的角色。这主要是因为,保险机构具有稳定增长的新增保费收入来源,加上大量到期再投资的资金,每年合计有上万亿资金需要配置出去、寻找投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