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信达澳银基金固定收益总监孔学峰、富国基金信用增强基金经理冯彬和国投瑞银中高等级债券、国投瑞银纯债基金经理刘兴旺对三季度债市走向进行分析。他们几乎一致认为,由于流动性紧张局面难以得到根本改善,三季度债券走势确实不太乐观,将采取防御策略,重点关注信用债,等待介入机会。
三季度走势不乐观
记者:债市似乎存在“三季度魔咒”,从2009至2012年,每年三季度债券市场都出现幅度不小的下跌。您认为今年三季度债市大体走势如何判断?影响三季度债市的利多和利空因素有哪些?
孔学峰:最近几年,三季度是投资的困难时期,这有点魔咒的意味,但每个时期的诱因和背景略有不同,可能是因为通胀预期、资金紧张、债券供需失衡,或者是几个因素的叠加。
今年三季度所面临的,更多的是资金层面的扰动。资金的紧平衡抑制了市场的活跃度,市场很难有好的表现。不过,债市还有些支撑的因素,如三季度的经济可能面临失速,将从需求上压制通胀,这对债市是有利的。
刘兴旺:下半年债市整体风险较小、可控,但与上半年相比,净价收益可能下降。
央行在总体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让市场自行调节流动性,选择暂不干预的操作思路,防范平台风险的思路,导致市场预期迅速改变,货币市场利率大幅上行,过紧的资金面使得调整提前到来。
按目前货币市场利率,央行已经达到了预期效果,政策不会继续加码,最紧的时刻或已过去。因此,我们认为,市场调整已经提前到来,加上后期城投债的供给大幅下降,目前位置信用产品已具有投资价值。
三季度的有利因素有三点,一是市场收益率整体上移,具备较好投资价值;二是随着市场自我调节功能的修复,货币市场利率有望恢复到紧平衡状态;三 是目前的宏观经济环境,我们认为三季度经济仍处探底过程、通胀压力较小,对债市较为有利。不利因素主要是随着首次公开发行(IPO)重启的临近,市场资金 面分流较大。
冯彬:我们对三季度债市行情持谨慎态度。三季度流动性状况较6月份出现边际改善是较为确定的,但流动性维持紧平衡是大概率事件,基于目前收益率水平,债券市场难以走出上半年那种波澜壮阔的行情。
积极防御,重点关注信用债
记者:结合您对市场的判断,您三季度主要投资策略是什么?主要会配置哪些品种?如果IPO重启,您会采取何种策略参与?
刘兴旺:受流动性收紧的冲击,利率、信用品种调整幅度较大,基于三季度宏观经济探底、通胀压力不大的判断,我们认为,目前位置利率产品超调明显,已具有配置价值,中长期品种是首选;信用产品利差多数回到历史50%分位附近,配置价值也开始显现。
三季度IPO重启概率较大,各基金产品契约差异较大,能打新股的产品择优参与新股,不能打新股的产品重点做好流动性安排,抓住IPO冲击选择被市场抛售的有价值品种。
冯彬:三季度策略是稳中求进,在做好防御的前提下等待介入时机。
信用品依旧是主力配置品种,且以中高等级信用品为主,对产业债持谨慎态度,特别是上游的一些强周期行业,适度参与利率品的波段操作。
对于IPO的重启,我们将积极参与。经过本次筛选之后,依旧可以成功发行的公司,肯定是非常优质的公司,同时,新股发行制度也客观上使得一级市场的筹码会足够便宜。
孔学峰:出于对资金面的担忧,我们对未来市场持谨慎的策略。不过,长期来看,债市仍然面临较好的环境,因此一旦收益率上升至合理水平,信用类债券还是有很大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