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内资银行“钱荒”已成为过去时,但部分市民发现,从内资银行申请个人房贷和消费类额贷款再也没有以前“轻松”,各种手续和审批越发繁杂。与之相比,一些外资银行却针对个人贷款打出“优惠牌”。
近日,市场上陆续传出花旗、恒生、东亚等外资银行针对首套房个人房贷仍有利率折扣的消息。记者也从市场获悉,有外资银行的客户经理明确对客户表示,目前,针对首套房的个人房贷仍有利率折扣,具体数字需视客户资质和其他情况而定,折扣一般在8.5折至9折之间。
记者调查发现,利率折扣并非针对一般购房者,除客户资质要求以外,不少外资银行还对购买楼盘有特定要求。
记者从恒生中国网站获悉,该行在深圳共有8处“合作楼盘”。该行表示,如果客户购买的一手楼盘属于这些项目,并且在该行申请房屋按揭贷款,那么就可以享受到优惠的贷款利率与贷款条件。记者采访地产中介发现,该8处楼盘都属于中高端物业,以在南山片区的几处楼盘为例,其均价多在3.5万元/平方米至5.5万元/平方米之间,其中一处的销售人员报价还超过6万元/平方米。
除楼盘品质之外,城市选择也大有“门道”。花旗就表示,房贷业务申请现仅限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各分支行。而恒生网站也显示,其在广东的贷款业务合作楼盘集中在广深两市,对其他城市则“按个别情况审核”。
业内人士分析,外资银行房贷主要是面对一些企业客户的高管或外籍高净值人群,其“门槛”房贷,一方面是配合对公业务,同时也是尝试吸引更多高净值客户,以推动未来个人业务的增长。
上海一位资深银行观察家昨日对记者分析,2013年下半年,随着内地经济增速放缓,外资银行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对公业务有缩减趋势,因此它们会把更多力气放在个人业务上。从争发信用卡到近期获批基金代销资格,以及不时推出房贷利率“优惠”,都可以看出这一趋势越发明显。该人士表示,个人业务尽管量不大,但几乎没有坏账危险;同时,个人业务是各种业务的“枢纽”,高净值客户可以带来品质很高的对公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