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美国高科技巨头谷歌以1.25亿美元投资了美国P2P网络借贷平台LendingClub公司,获得了LendingClub7%的股份。完成本轮投资后,LendingClub的估值已经达到15.5亿美元。
这些消息给中国互联网金融业界打了一剂强心针,也让投资界蠢蠢欲动。事实上,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已经暗流涌动。2013年5月18日,阿里金融旗下3亿信用贷款,在2个小时内,被商家“抢”完,平均每个卖家贷款约1.6万元。
与此同时,银行业也在摩拳擦掌,急于踏入互联网金融的洪流。“我爱卡”CEO涂志云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目前有接近6亿网民,却只有1亿多信用卡用户,4亿多网民没有信用卡,也就没有信用记录,但他们的信贷需求很旺盛。而银行一年新增信用卡量在5000万左右,供需矛盾很突出,这给互联网金融提供了很大的市场机会。中国互联网金融就是为了解决大量从来没有借过钱的人的贷款问题。
谈及P2P网贷的商业风险,涂志认为美国模式是完全由投资人承担,中国用户可能不太会接受,但国家不允许企业承诺投资保障。企业可以设立一个风险保障机制,通过风险管理的手段来把坏账率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同时设定一个风险保障金的机制,政府部门加强规范和打击诈骗公司的力度,这种行业风险完全是可控的,并不会演变为金融系统风险。
谈及中国的个人信用风险评估,涂志云认为目前中国银行业依然是一个计划经济下的,以风险最小化为目标的金融系统,中国的定价体系利率是固定的,是不自由的,所以银行无法进行基于风险的定价。涂志云介绍:他曾经参与开发美国消费信贷风险管理行业标准的费埃哲FICO信用评分,该评分标准认为要衡量一个个人的信用,有多种参数可供综合参考。包括个人社会数据,学历数据,收入数据,行为数据,受教育程度,从事的行业,职务高低多,收入状况,还款动机等等。
中国目前的银行信用卡坏账率在1%左右;小微贷款在2%-3%左右,但利率会很高。所以目前市场上普遍的观点认为,互联网金融企业只要严格按照这套风险管理办法,坏账率有可能控制在3%左右,可有效降低商业风险。
“中国的互联网金融目前还处于教育市场的阶段,信用经济尚处于初期阶段。”在涂志云看来,中国网民与信用卡产业经历近10年高速发展,二者如今顺利交汇,中国互联网金融与个人信贷市场由此会迅速成长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