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还不了,就拉去枪毙、就要判死刑,那中国有多少人要判死刑。这样一来,银行就没有风险。政府解决民间借贷问题的关键不是堵,而是要疏”。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宁波市工商联副主席李立新在与记者谈到“吴英案”时坦言,吴英案这件事情搞得比较大,我不是法律方面的专家,但从企业的角度和老百姓的角度来说,“她这个人不应该判死刑”。
杀了吴英也无济于事
“为什么呢?我向你借钱,我还不了,可以以后慢慢还。实在还不了,你可以抓我去坐牢,但到不了判处死刑这个程度。如果借了钱还不了,就是要判死刑,那中国有多少人要判死刑。银行有多少不良贷款,如果有不良贷款就代表你还不了钱了,是不是就可以抓起来枪毙掉?”李立新颇为不解地说,“吴英案搞的有点过。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拉出去枪毙,而是政府要疏与堵相结合,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黄泽民在谈到吴英案时也认为,“判吴英死刑无疑是量刑过重,杀了她对于解决问题无济于事。一个小女孩能借到那么多资金是很有问题的,还钱遇到困难,一种是偿还能力有问题,一种是诈骗,这是两个性质。”
当前,我国民间借贷规模高达万亿元以上。庞大的民间借贷市场,却面临着没有相应的管理部门、没有相应的准入门槛、没有合适的运营规范,极易造成民间借贷无序发展,引发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
让民间借贷阳光化
在谈到吴英案带来的一些启示时,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副省长毛光烈称,“应该把民间借贷阳光化、规范化,拿到地面上来。”毛光烈也坦言,“当前浙江的民间资金已经积累到最好水平,但确实存在民间资金与消费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对于近年来发生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民间借贷”问题,李立新认为,“关键是国家没有放开金融市场。如果放开,银行就像超市一样,那么民间借贷的问题就不会发生。”
要解决当前民间借贷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李立新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短期来看,为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的民间借贷在阳光化、规范化运作,就跟银行借钱一样。”
就在今年两会上,针对吴英案造成的巨大社会影响,李立新专门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民间借贷规范化管理制度的建议》。在提案中,李立新指出,“近年来,民间投资并未获得充分平等的市场准入和完全公平的服务待遇,存在着‘铁门’、‘弹簧门’、‘玻璃门’等现象,建议进一步放宽民间投资领域限制。同时,打击集资诈骗、金融掮客、高利贷等违法行为,确立民间金融的合法地位。”